郝時遠:巴西印度能為中國民族事務提供什么經驗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巴西印度能為中國民族事務提供什么“經驗”?巴西印度能為中國民族事務提供什么“經驗”?——評析“第二代民族政策”說之四(上)郝時遠文章來源:《中國民族報》2012年3月23日第6版理論周刊前沿zgmzbhtml20120323content_83502.htm歷史證明,巴西的“白化”政策同美國的種族隔離政策、澳大利亞的“白澳”政策以及西方殖民勢力在其他地方實行的政策并無二致,都屬于應掃入歷史垃圾堆的失敗政策在“第二代民族政策”提出者舉證的

2、“國際經驗”中,除了美國之外還有巴西和印度。就是說,巴西、印度也屬于所謂“民族大熔爐”政策的“成功之國”,其國內的種族、民族或族群矛盾沒有“演化為民族分裂問題”。那么,巴西和印度在解決廣義的“民族問題”(種族、種姓、教族、族群)中,真的有值得中國民族事務借鑒的經驗嗎?答案是否定的。在關涉巴西種族問題的研究中,離不開印第安人、殖民者、黑人奴隸、各色移民的關系,其中歷史上的“同化政策”等強制措施亦是重點。至于對巴西人的種族融血、“種族融合”

3、現(xiàn)狀的描述和評介,并不意味著是對一種成功處理族際關系“經驗”的推介或贊揚,而是對一種“歷史過程”產生的“現(xiàn)實結果”的描寫。揭示這種現(xiàn)象,不是為了發(fā)現(xiàn)“人類社會的文明成就”或倡導他國仰慕或學習這種“現(xiàn)實結果”。因為,這種“現(xiàn)實結果”來自產生它的“歷史過程”。在當代世界,沒有哪個國家、哪種政治統(tǒng)治力量能夠重蹈這樣的“歷史過程”——殖民屠戮、販奴蓄奴、“白化黑人”。這不僅是因為無法穿越時空,而且還因為這個“歷史過程”既非歷史上的“政治正確”、

4、也非現(xiàn)實中的“政治文明”。換句話說,對巴西這個國度來說,沒有那樣一個“歷史過程”,也就沒有這樣一個“現(xiàn)實結果”——即所謂“巴西身體和文化同化的程度,顯然超過了大多數(shù)其他多族群社會?!蹦敲?,巴西是如何實現(xiàn)這種“身體”和“文化”的高度同化的呢?從歷史的角度看,巴西如同美國一樣,屬于殖民主義時代的殖民占領、販奴蓄奴、屠戮印第安人的種族主義國家。在葡萄牙殖民者到達這片土地時,這片印第安人的“歷史地域范圍”生活著大約300萬至500萬印第安人,分

5、屬1500個左右的部落。他們是早期殖民者的征服對象和奴隸。在16世紀中期開始引進黑奴之后,巴西成為蓄奴最多的國度,也是非洲之外黑人最多的國家。根據16世紀傳教士留下來的人口記錄,1558年巴西的人口為5.7萬人,其中黑人奴隸1.4萬人。當然這不包括本土的印第安人口。據統(tǒng)計,16世紀輸入巴西的黑奴為5萬,17世紀為56萬,18世紀為189.14萬,19世紀為114.54萬。1789年,巴西的人口比例大體上是非洲黑人占58%,歐洲白人占29

6、%,印第安人僅剩余7%,歐洲人與印第安人的混血后裔梅斯蒂索人為6%。對早期歐洲移民來說,以男性為主是普遍的現(xiàn)象,因此,即便是殖民者正常的婚姻同時,在社會公眾宣傳、中小學教科書等傳播載體中,凸顯對黑人劣質、低能、卑賤的嘲諷性、污名化和漫畫式的宣傳,以營造強大的社會氛圍來迫使黑人主動“白化”,使黑人從心理上、行為上向往“白化”,以避免因膚色印記而遭受社會歧視。這些政策措施不僅試圖消除販奴、蓄奴的罪惡,而且也彰顯了政府所宣稱的“人人平等”口號

7、,實質不過是白人的“人人平等”,黑人只有“白化”才可獲得平等。從19世紀后期到20世紀中期,移入巴西的歐洲移民達到460.8萬人,其中意大利移民149萬、葡萄牙移民139.5萬、西班牙移民64.4萬、日本移民19.4萬、德國移民18.95萬。此外,還包括華人、東歐和中東等地區(qū)的移民。巴西政府也形成了針對亞洲人的同化政策。這種以“白化”為核心的同化政策,在1970年被迫放棄,因此也未能實現(xiàn)當初的目標。2010年巴西的人口統(tǒng)計表明,在全國1

8、.91億人中,白人約占48%,各類混血人約占43%,黑人約占8%,亞裔約占1%。歷史證明,巴西的“白化”政策同美國的種族隔離政策、澳大利亞的“白澳”政策以及西方殖民勢力在其他地方實行的政策并無二致,都屬于應掃入歷史垃圾堆的失敗政策。毫無疑問,無論是今天的美國還是巴西等移民國度,那種充滿暴力、強制、陰謀等罪惡的“歷史過程”,的確產生了所謂“民族大融合”式的“現(xiàn)實結果”。但是,這種“現(xiàn)實結果”是令人稱道或仰慕的嗎?如果只看這種“現(xiàn)實結果”而

9、無視產生這種結果的“歷史過程”,那么不擇手段的“千方百計”也就成為了“經驗”。所謂“經驗”,就是對實踐過程中產生的技能和智慧的提煉,具有指導未來的功能。而這些所謂的“經驗”,其實是包括美國在內的移民國家被迫放棄的充滿暴行和罪惡的強迫同化政策。1908年,紐約劇場演出了象征“美國夢”的劇目——《熔爐》,展示了只需一代人即可使各色移民變成“美國佬”的夢想。而半個世紀之后的上世紀60年代,民權運動的崛起則意味著“‘大熔爐’理想的破滅”,黑人、

10、拉美人、亞裔乃至多種“白人少數(shù)民族”走上了社會政治舞臺(戴維斯泰格沃德);巴西的“白化”政策延續(xù)了100多年,也在上世紀70年代被迫放棄;1901年澳大利亞政府確立的“白澳”政策,于1972年被取消;即便是非移民國家的挪威,上世紀80年代也不得不廢止了對薩米人的同化政策;如此等等,這是一個世界性的潮流。對那一段殖民主義的歷史劣跡,無論東方或西方、當代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就主流的思想觀念而言,已經從理論到實踐做出是否“政治正確”或“人性

11、善”的人權道義和道德倫理的判斷。這種判斷代表了人類文明社會對那樣一種“歷史過程”的反省和批判,是對公平正義、族際平等理想的重新認知和確立。至于這些國家倡導多元文化主義也好,重振民族主義也罷,只是代表了基于對那個“歷史過程”否定基礎上的新探索。因為,這些國家并沒有解決民族問題或族群問題,巴西也是如此。經濟社會發(fā)展和社會公益權利實現(xiàn)程度的均等化,無疑能夠為國民整合、國家統(tǒng)一創(chuàng)造堅實的物質基礎和平等的社會環(huán)境2010年,巴西政府開展了自18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