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本科畢業(yè)論文系列</b></p><p><b> 開題報告</b></p><p><b> 土木工程</b></p><p> 寧波某公司廠區(qū)一期綜合樓設計</p><p> 一、選題的背景與意義</p><p>
2、;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綜合型辦公樓的作用顯得越來越突出。土木工程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而發(fā)展起來的。它所建造的工程設施反映出各個歷史時期社會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發(fā)展的面貌,因而土木工程也就成為社會歷史發(fā)展的見證之一。</p><p> 就此次的設計題目,以及結合任務書所給定的各項條件,我的綜合樓設計選擇了框架結構比較合理并且切合實際??蚣芙Y構由梁柱構成,構件截面較小,因此框架結構的承載力和剛度都較低,
3、它的受力特點類似于豎向懸臂剪切梁,樓層越高,水平位移越慢。國外多用鋼為框架材料,而國內主要為鋼筋混凝土框架,框架結構可通過合理的設計,使之具有良好的延性,成為“延性框架”,在地震作用下,這種延性框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p><p> 作為一座綜合樓設計,在設計之前作為設計者必須深入實際,調查研究,了解其所屬位置地理、經濟條件。而作為本課題中框架結構的綜合樓,必須整體設計、大門入口設計要體現(xiàn)辦公特征。
4、設計要滿足室內水、電、暖、訊、消防、抗震等配套設計要求。</p><p> 我的設計選題是寧波某公司廠區(qū)一期綜合樓設計,初擬4層。</p><p> 設計計算主要參照的規(guī)范有:</p><p> 《辦公建筑設計規(guī)范》(JGJ67-89)</p><p> 《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01)</p><
5、p>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01)</p><p>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02)</p><p>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JGJ37-87)</p><p> 二、研究的基本內容與擬解決的主要問題:</p><p> 我的畢業(yè)設計課題初步選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體系,初擬4層。<
6、/p><p><b> 基本內容:</b></p><p> 整個設計過程分為確定建筑方案,建筑施工圖設計和結構設計三步。</p><p> 首先確定的建筑方案要符合城市的基本規(guī)劃,和周圍的環(huán)境要和諧,在保證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盡量做到經濟,給工作者提供一個健康、舒適、和諧的工作空間。</p><p> 然后是進行建
7、筑施工圖設計。在繪制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以及其他構件詳圖滿足相關規(guī)范的要求。</p><p> 最后是結構設計,這個過程主要完成結構選型布置、結構內力以及配筋計算、部分基礎設計以及撰寫設計計算書、繪制結構施工圖等工作。</p><p> 擬解決的主要問題有:</p><p> 如何通過設計使得該綜合樓與周圍的環(huán)境及建筑風格相協(xié)調;</p>&l
8、t;p> 如何通過結構選型使得該綜合樓各個功能分區(qū)合理,互不干擾。建筑物外形要求能盡量體現(xiàn)時代感;</p><p> 如何在結構計算中準確運用PKPM軟件,提高計算精度,保證結構的安全、可靠。</p><p> 三、研究的方法與技術路線:</p><p> 學習框架結構設計相關規(guī)范、圖集,進行實地調查收集相關資料;</p><p&g
9、t; 根據(jù)設計的各項要求確定建筑設計方案;</p><p> 根據(jù)設計需要學習和掌握相關輔助軟件的使用,做好設計、計算工作</p><p> 完成計算書和各類建筑的結構施工圖;</p><p> 四、研究的總體安排與進度:</p><p><b> 研究思路:</b></p><p>
10、 確定選題 資料收集、實地考察 確定方案 圖紙設計(建筑施工圖設計、結構施工圖設計) 整理出圖</p><p><b> 進度安排:</b></p><p> 11.24-12.07 開題報告,文獻綜述</p><p> 12.08-02.20 構思建筑方案,收
11、集資料,實習調查</p><p> 02.21-02.27 (1周), 確定建筑方案</p><p> 02.28-03.27 (4周), 建筑施工圖設計</p><p> 03.28-04.24 (4周), 結構施工圖設計</p><p> 04.25-05.06 (2周), 整理、出圖</p><p&g
12、t;<b> 五、主要參考文獻:</b></p><p> [1]中華人名共和國國家標準.房屋建筑制圖統(tǒng)一標準(GBJ1-86)[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86</p><p> [2]中華人名共和國國家標準.建筑結構制圖標準(GB/T50105-2010)[S].北京:中華人名共和國建設部,2010</p><p> [3]
13、江蘇省設計規(guī)范.施工說明(蘇J9501)[S].江蘇:江蘇省建筑設計研究院,1996</p><p> [4]江蘇省設計規(guī)范.江蘇省建筑配件通用圖集(合訂本:蘇J803-9509)[S].江蘇:江蘇省建筑設計研究院,1996</p><p> [5]江蘇省設計規(guī)范.門窗圖集(蘇J9610,蘇J8053-8058)[S]. 江蘇省建筑設計研究院,1997</p><p
14、> [6] 中華人名共和國國家標準.民用建筑設計通則(JGJ37-87)[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87</p><p> [7]浙江省建筑設計研究院.辦公建筑設計規(guī)范(JGJ67-89)[S].四川:四川科技出版社,1989</p><p> [8]費麟.建筑設計資料集(第二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6</p><p>
15、[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01)[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1. </p><p> [1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J50011-2010)[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0.</p><p> [1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02)[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
16、出版社,2002.. </p><p> [12]姚諫.建筑結構靜力計算手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9</p><p> [13]應惠清.土木工程施工[M].上海: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1</p><p> [14]A.H.Nilson and G.Winter,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Eleventh
17、Edition,McGrawHill.Co.1991 New York</p><p> [15]E.G.Nawy,Reinforced Concrete,A Foundamental Approach,1985,Trentice Hall,Co,New Jersey </p><p><b> 畢業(yè)論文文獻綜述</b></p><p>&
18、lt;b> 土木工程</b></p><p> 寧波某公司廠區(qū)一期綜合樓設計</p><p> 摘要:鋼筋混凝土的發(fā)明以及19世紀中葉鋼材在建筑業(yè)中的應用使高層建筑與大跨度橋梁的建造成為可能。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建筑物越來越普遍。而如今,合樓的發(fā)展不僅僅體現(xiàn)在了安全的前提下,美觀,時尚,節(jié)能和人性化的設計同樣是綜合樓設計的一大部分。</p>
19、;<p> 關鍵詞:歷史、發(fā)展、節(jié)能、美觀、人性化。</p><p><b> 文獻綜述正文:</b></p><p>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建筑物越來越普遍. 由于鋼筋混凝土結構與砌體結構相比較具有承載力大、結構自重輕、抗震性能好、建造的工業(yè)化程度高等優(yōu)點;與鋼結構相比又具有造價低、材料來源廣泛、耐火性好、結構剛度大、使用維修費用
20、低等優(yōu)點。因此,在我國鋼筋混凝土結構是多層框架最常用的結構型式。近年來,世界各地的鋼筋混凝土多層框架結構的發(fā)展很快,應用很多。一般框架結構是由樓板、梁、柱及基礎4種承重構件組成的,由主梁、柱與基礎構成平面架,各平面框架再由連續(xù)梁連接起來而形成的空間結構體系。我認為,在合理的高度和層數(shù)的情況下,框架結構能夠提供較大的建筑空間,其平面布置比較的靈活,可適合多種工藝與使用功能的要求。</p><p> 鋼筋混凝土的發(fā)
21、明出現(xiàn)在近代,通常為人認為發(fā)明于1848年。1868年一個法國園丁, 獲得了包括鋼筋混凝土花盆,以及緊隨其后應用于公路護欄的鋼筋混凝土梁柱的專利。1872年,世界第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筑在美國紐約落成,人類建筑史上一個嶄新的紀元從此開始,鋼筋混凝土結構在1900年之后在工程界方得到了大規(guī)模的使用。1928年,一種新型鋼筋混凝土結構形式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出現(xiàn),并于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亦被廣泛地應用于工程實踐。鋼筋混凝土的發(fā)明以及19世紀中葉鋼材
22、在建筑業(yè)中的應用使高層建筑與大跨度橋梁的建造成為可能。[1]</p><p> 框架結構由梁柱構成,構件截面較小,因此框架結構的承載力和剛度都較低,它的受力特點類似于豎向懸臂剪切梁,樓層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層框架在縱橫兩個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這時,現(xiàn)澆樓面也作為梁共同工作的,裝配整體式樓面的作用則不考慮,框架結構的墻體是填充墻,起圍護和分隔作用,框架結構的特點是能為建筑提供靈活的使用空間,可提供較大的使用
23、空間,也可構成豐富多變的立面造型。[2]國外多用鋼為框架材料,而國內主要為鋼筋混凝土框架,框架結構可通過合理的設計,使之具有良好的延性,成為“延性框架”,在地震作用下,這種延性框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3]</p><p> (1)鋼筋混凝土多層框架結構作為一種常用的結構形式, 具有傳力明確、結構布置靈活、抗震性和整體性好的優(yōu)點, 目前已被廣泛地應用于各類多層的工業(yè)與民用建筑中。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多層框架結構的建
24、筑越來越多了。但隨著結構高度增加,水平作用使得框架底部梁柱構件的彎矩和剪力顯著增加,從而導致梁柱截面尺寸和配筋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將給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間處理帶來困難,影響建筑空間的正常使用,在材料用量和造價方面也趨于不合理??蚣芙Y構住宅是指以鋼筋混凝土澆搗成承重梁柱,再用預制的加氣混凝土、膨脹珍珠巖、浮石、蛭石、陶爛等輕質板材隔墻分戶裝配成而的住宅。適合大規(guī)模工業(yè)化施工,效率較高,工程質量較好。</p><p>
25、 (2)框架結構房屋的布置應對稱、均勻,減小抗側剛度中與水平荷載合力作用線的距離,減小結構重心和剛度中心之間的距離,以減小結構發(fā)生的扭轉。由于框架構件截面較小,抗側剛度較小,在強震作用下結構整體位移和層間位移都較大,容易產生震害。此外,非結構性破壞如填充墻、建筑裝修和設備管道等破壞較嚴重。因而其主要適用于非抗震區(qū)和層數(shù)較少的建筑,抗震設計的框架結構除需加強梁、柱和節(jié)點的抗震措施外,還需注意填充墻的材料以及填充墻與框架的連接方式等,以避
26、免框架變形過大時填充墻的破壞??蚣芙Y構是柔性結構,有水平位移,房屋的總水平位移越大,人的感覺越不舒服,而層間位移會影響建筑物的裝修和隔墻開裂,因而對這兩種水平位移進行限,這樣在設計中要增大房屋的抗側剛度。在框架結構的抗震設計中,柱頂、柱底、梁端易出現(xiàn)裂縫。</p><p> (3)作為一座辦公樓設計,在設計之前作為設計者必須深入實際,調查研究,了解其所屬位置地理、經濟條件。[4]而作為本課題中框架結構的辦公樓,
27、必須整體設計、大門入口設計要體現(xiàn)行政辦公特征。設計要滿足室內水、電、暖、訊、消防、抗震等配套設計要求。[5]</p><p>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綜合樓的發(fā)展不僅僅體現(xiàn)在了安全的前提下,美觀,時尚,節(jié)能和人性化的設計同樣是綜合樓設計的一大部分。[8]</p><p> 節(jié)能是我們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一項長遠發(fā)展戰(zhàn)略,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在綜合樓的設計中,合理選用材料做到節(jié)能降耗。一是墻體節(jié)能。
28、框架結構墻體主要包括外墻和室內填充墻。外墻是維護結構的主體,其所用材料的保溫性能直接影響建筑的耗能量。二是門窗節(jié)能。因此,在保證日照、采光、通風要求的條件下,通過控制墻窗比,提高外門窗的氣密性,改善門窗的保溫性能,合理減少可開啟窗扇面積,適當增加固定玻璃及窗扇面積等措施均可以達到節(jié)能效果[9]。</p><p> “實用、經濟、美觀,這是建筑設計的三大原則?!盵6]外觀往往能夠體現(xiàn)一幢綜合樓的氣勢和內涵。所以,
29、本次的綜合樓設計應當將外觀和內在空間相結合,與周圍環(huán)境相協(xié)調;應當體現(xiàn)地域特點和民族文化,要處理好傳統(tǒng)風貌和外來文化的關系,處理好開放型社會和民族精神的關系;要考慮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以及新觀念的綜合,突出時代精神。美觀并不是豪華,而是以適用、經濟為前提。[7]特別要強調,中國還是發(fā)展中國家,我們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城鄉(xiāng)差別、地區(qū)差別較大,環(huán)境和資源壓力較大,經濟并不富裕,就是富裕了,也絕不能不顧環(huán)境和資源條件追求豪華
30、。</p><p> 人性化建筑設計就是在“以人為本”的原則下進行建筑結構及造型設計,利用技術手段盡可能滿足人的需求,讓人生活更舒服,工作更高效。[14]在具體設計中主要體現(xiàn)在一些細節(jié)方面,包括空間使用的舒適程度、尺寸的把握、空間布局以及材料的運用。[15]</p><p> 綜合各個方面因素,對現(xiàn)代綜合型辦公樓深入實地進行調查研究,使設計滿足安全、經濟、適用的基本要求前提下,結合人性
31、化的現(xiàn)代設計理念,給人們提供一個安全舒適健康的工作空間。</p><p><b> 參考文獻</b></p><p> [1]同濟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東南大學,重慶建筑大學.《房屋建筑學》[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6.</p><p> [2]東南大學.《建筑結構抗震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8.&l
32、t;/p><p> [3]李國強.《建筑結構抗震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2.</p><p> [4]朱彥鵬.《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2.</p><p> [5]黃雙華.《房屋結構設計》[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1.</p><p> [6]沈滿生、蘇三慶.《高等學校建筑
33、工程專業(yè)畢業(yè)設計指導》[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0.</p><p> [7]賈韻綺、王毅紅.《工業(yè)與民用建筑專業(yè)課程設計指南》[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4.</p><p> [8][西班牙]帕高.阿森西奧.《生態(tài)建筑》[M].江蘇: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p><p> [9]王力雄.《建筑節(jié)能》[M].北京:中國建
34、筑工業(yè)出版社,2004.</p><p> [10]卓剛. 《我國高層建筑應追求健康發(fā)展》[J].廣州: 建筑 , 2001, P7.</p><p> [1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01)[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1.</p><p> [1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J50011-
35、2010)[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0.</p><p> [1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02)[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2..</p><p> [14] Anatol Longinow. Floor Vibrations in Buildings. Dept. of Civil, Architectural a
36、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icago.November 2001 </p><p> [15]Randy C,Haddock,Razzaq Z,et al. Building types and design [J].Prac
37、tice Periodical On Structur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2009,11:214~218.</p><p><b> 本科畢業(yè)設計</b></p><p><b> 土木工程</b></p><p> 寧波某
38、公司廠區(qū)一期綜合樓設計(方案一)</p><p> The design of Ningbo Factory Complex building(project one)</p><p> 寧波某廠區(qū)一期綜合樓設計 </p><p> 摘要:本次畢業(yè)設計是寧波某公司廠區(qū)一起綜合樓設計,包括建筑設計和結構設計兩部分內容。設計一鋼筋混凝土多層辦公樓,該辦公樓樓層4層
39、,采用框架結構,辦公樓長62.4m,寬17.4m,總建筑面積4343m2,其中占采用地面積1085.7m2。建筑繪圖采用天正和AutoCAD軟件,建筑物內功能布置明確。結構部分為框架結構,計算PKPM軟件,計算了一榀框架?;A采用樁基礎,樁采用端承摩擦樁。整個建筑物是適應時代發(fā)展的建筑物。</p><p> 關鍵詞:設計;綜合樓;框架結構。</p><p> The design of
40、 Ningbo Factory Complex building</p><p> Abstract The design is a company factory building in Ningbo.It includes two parts-architecture design and structure design. Design of a reinforced concrete mult
41、i-storey office building,The agent sturcture is 4 layers, using frame structure, the office floor length 62.4m, width 17.4m, total area of construction is 4343 m2, which accounted for using land is 1085.7m2. Building dr
42、awing depend on Tarch software,in the building fucntion arrange clear and definite,Structure part caculate and apot PKPM</p><p> Key words:design;Complex buildings; frame</p><p><b> 目 錄&
43、lt;/b></p><p> 第一章 建筑設計說明........................................................4</p><p> 1.1 建筑概述............................................................4</p><p> 1.2 做法
44、說明............................................................4</p><p> 第二章 結構設計說明........................................................5</p><p> 2.1 概述......................................
45、..........................5</p><p> 2.2 材料................................................................5</p><p> 2.3 正常使用活載、抗震設計..............................................6</p>&l
46、t;p> 2.4 上部鋼筋混凝土結構..................................................6</p><p> 2.5 施工縫..............................................................6</p><p> 2.6 其他.........................
47、.......................................6</p><p> 第三章 荷載計算............................................................8</p><p> 3.1 不上人屋面恒載、活載計算............................................8<
48、/p><p> 3.2 樓面恒載、活載計算..................................................8</p><p> 3.3 外墻荷載計算........................................................9</p><p> 3.4 內墻荷載計算..............
49、.........................................15</p><p> 3.5 女兒墻荷載.........................................................18</p><p> 第四章 利用PMCAD和SATWE建模............................................
50、.19</p><p> 4.1 PMCAD建模 ........................................................ 19</p><p> 4.2利用SATWE建模..................................................... 20</p><p> 標準層樓板計算..
51、................................................... 34</p><p> 5.1雙向板內力及配筋計算................................................35</p><p> 第六章 標準層梁的計算..............................................
52、.......36</p><p> 6.1梁內力及配筋計算....................................................37</p><p> 第七章 框架柱設計.........................................................38</p><p> 7.1柱正截面承載
53、力計算..................................................39</p><p> 7.2柱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40</p><p> 第八章 樓梯的計算設計 ............................................
54、....... 41 </p><p> 8.1 1#樓梯計算設計 .................................................. 41 </p><p> 8.1.1 樓梯標準層尺寸示意圖 .......................................... 41 </p><p> 8.1.2
55、梯段板計算 ...................................................... 42 </p><p> 8.1.3 平臺板計算 ...................................................... 42 </p><p> 8.1.4 平臺梁計算...........................
56、............................ 43</p><p> 第九章 框架結構計算.........................................................44</p><p> 9.1 框架內力分析.........................................................58</
57、p><p> 第十章 基礎設計.............................................................58</p><p> 10.1地質條件.............................................................59</p><p> 10.2確定裝數(shù)及布樁...
58、....................................................59</p><p> 10.3基礎承臺設計.........................................................60</p><p> 第一章 建筑設計說明</p><p><b> 1.1 建筑概況&
59、lt;/b></p><p> 本設計為寧波某公司廠區(qū)一期綜合樓設計,主體四層,框架結構抗震設防烈度6度,總建筑面積4343m2,室內一層地坪標高±0.000相對于黃海標高由現(xiàn)場商定。本施工圖中所注尺寸除標高以米計外,其余均以毫米計。</p><p> 1.2 做法說明(由下至上)</p><p> 1.2.1 屋面做法</p>
60、<p> 非上人屋面: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樓板, 1:8水泥加氣混凝土碎料實鋪找坡,最薄處為30mm厚,坡度為2%, 20厚1:2水泥砂漿找平層, 40厚急速聚苯板保溫層, 4厚SBS防水卷材一道</p><p> 1.2.1 檐溝做法</p><p> 檐溝板,1:6蛭石混凝土找坡,最薄處20mm, 3厚APP高分子防水卷材,銀色反光</p><p>&
61、lt;b> 保護膜二度。</b></p><p> 1.2.2 樓面做法</p><p> 除走廊、樓梯、衛(wèi)生間外所有房間:鋼筋混凝土現(xiàn)澆板,水泥漿一道(內慘建筑膠), 20厚1:3干硬性水泥砂漿結合層,表面撒水泥粉,10厚地磚,干水泥擦縫</p><p> 走廊、樓梯間:鋼筋混凝土現(xiàn)澆板,水泥漿一道(內摻建筑膠),30厚1:3干硬性水
62、泥砂漿結合層,表面撒水泥粉,20厚防滑花崗石貼面,水泥漿擦縫</p><p> 衛(wèi)生間:鋼筋混凝土現(xiàn)澆板,水泥漿一道(內摻建筑膠),20厚1:3水泥砂漿找平層,1.2厚JS防水涂料,防水層四周上翻不小于300mm,20厚1:3干硬性水泥砂漿結合層,6厚400×400防滑地磚,純水泥漿擦縫</p><p> 1.2.3 地面做法</p><p> 入口
63、及樓梯間:150厚碎石夯入途中,60厚C15混凝土墊層,水泥漿一道,30厚1:3干硬性水泥砂漿結合層,表面撒水泥粉,20厚防滑花崗巖貼面,水泥漿擦縫。 衛(wèi)生間:150厚碎石夯入土中,60厚C15混凝土墊層,水泥漿一道(內摻建筑膠),20厚1:3干硬性水泥砂漿結合層,表面撒水泥粉,8厚400×400防滑地磚,純水泥漿擦縫。1.2.4 散水做法 </p><p> 寬600,坡4%向外,素土夯
64、實,70厚碎石墊層,50厚C10素混凝土,20厚1:2水泥砂面層,20厚瀝青砂漿嵌縫</p><p> 1.2.5 雨棚做法</p><p> 鋼結構雨棚及其下特殊玻璃材料均由專門廠家定制提供,設計由資質單位設計。</p><p><b> 1.2.6墻身做法</b></p><p> 1.外墻:20厚1:1:4
65、混合砂漿,界面劑,240厚水泥多孔磚,界面劑,20厚無機活性墻體保溫隔熱材料(經濟適用型),10厚1:0.3:4水泥石灰砂漿分層趕平</p><p> 2.內墻:踢腳采用150高,12厚1:3水泥砂漿打底,8厚水泥砂漿面層。</p><p> 1.2.7 門窗做法</p><p> 窗采用鋁合金平開窗,5厚白玻璃,門根據(jù)裝飾要求由甲方自定,門窗均應打糙做平后隨
66、裝。門窗表詳見各層建筑施工圖。</p><p> 1.2.8 油漆工程</p><p> 所有外露鐵件均為紅丹底,銀粉漆一底二度。</p><p><b> 1.2.9雨水管</b></p><p> 采用UPVC100系列,UPVC落水斗及鑄鐵篦子。</p><p> 1.2.10
67、施工中應注意預埋件。預留孔等的尺寸、位置,并密切配合水、電、裝潢等專業(yè)圖</p><p><b> 紙施工。</b></p><p> 1.2.11 凡在板上管道穿孔處,在管道安裝完畢,泵水合格后,用C20細石混凝土補實。</p><p> 1.2.12 說明未詳處,均按《施工規(guī)范》施工。</p><p>
68、第二章 結構設計說明</p><p><b> 2.1 概述</b></p><p> 2.1.1 本工程系某公司廠區(qū)一期綜合樓,為現(xiàn)澆混凝土框架結構。</p><p> 2.1.2 工程結構設計使用規(guī)范和計算軟件</p><p> 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 (GB50009-2001
69、)</p><p>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 (GB50011-2001)</p><p>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 (GB50010-2002)</p><p>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 (GB50007-2002)</p><p> 建筑結構制圖標準
70、 (GB/T50105-2001)</p><p> 杭州市建筑樁基設計與施工細則 (2001DBJ02-12)</p><p> 結構設計軟件:PKPM (2005版)</p><p> 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tǒng)一標準 (GB50068-2001)</p><p
71、> 房屋建筑CAD制圖統(tǒng)一規(guī)則 (GB.T.18112-2000)</p><p> 房屋建筑制圖統(tǒng)一標準 (GB.T.50001-2001)</p><p> 建筑結構制圖標準 (GB.T.50105-2001)</p><p> 建筑工程建筑面積計算規(guī)范 (GB
72、.T.50353—2005)</p><p>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 (JGJ37-87)</p><p> 辦公建筑設計規(guī)范 (GBJ67-2006)</p><p> 建筑模數(shù)協(xié)調統(tǒng)一標準 (GBJ2-86)</p><p> 建筑制圖標準
73、 (GB/T50104-2001)</p><p> 建筑采光設計標準 (GB/T50033-2001)</p><p>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規(guī)范 (JGJ50-2001)</p><p> 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GB50016-2006)</p&g
74、t;<p> 建筑抗震設防分類標準 (GB50223-95)</p><p>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 (GB50011-2001)</p><p>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 (GB50007-2002)</p><p> 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
75、(GJG94-94)</p><p> 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tǒng)一標準 (GB50068-2001)</p><p>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 (GB50010-2002)</p><p> 2.1.3 本工程的框架梁柱采用平法施工圖,選用國家建筑設計標準《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p><p&g
76、t; 2.1.4 本工程結構設計合理使用年限為50年。</p><p> 2.1.5 本建筑±0.000相對于黃海標高由現(xiàn)場商定。</p><p> 2.1.6 本工程(項目)結構形式為框架結構,抗震設防按7度設計。</p><p> 2.1.7 全部尺寸除注明外,均以毫米(㎜)為單位,標高以米(m)為單位。</p><p>
77、; 2.1.8 除按本說明要求外,本工程施工應遵守各有關施工規(guī)范及規(guī)程。</p><p><b> 2.2 材料</b></p><p> 2.2.1混凝土:框架梁采用C30級混凝土,板采用C25級混凝土,柱采用C30級混凝土。</p><p> 與填充墻同時施工的圈梁、過梁、構造柱等構件采用C25級混凝土。</p>&l
78、t;p> 2.2.2鋼材:采用Ⅰ級鋼及Ⅱ級鋼。</p><p> 2.2.3墻體:外墻、樓梯間:240厚MU10粘土空心磚。內墻:M5.0混凝土空心砌塊。墻體轉角處及洞口邊緣,用部分粘土磚配合混凝土砌塊砌筑。</p><p> 2.3正常使用活載、抗震設計</p><p> 2.3.1本工程主要部位使用活荷載如下表</p><p&g
79、t; GB-50009-2001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p><p> 2.3.2本工程基本風壓0.5 kN/㎡,基本雪壓為0.3 kN/㎡。[GB-50009-2001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附錄D4]</p><p> 2.3.3地基基礎部分</p><p> 1.本工程樁基設計依據(jù)為本工程地質報告。</p><p> 2.本工程樁基采用預
80、應力管樁。樁基部分說明另詳基礎施工圖。</p><p> 3.基礎施工時發(fā)現(xiàn)地質實際情況與設計不符,須通知設計人員及地質勘測工程師共同研究處理。</p><p> 2.4上部鋼筋混凝土結構</p><p> 2.4.1 鋼筋保護層厚度:</p><p> 梁30mm;柱30mm;現(xiàn)澆樓面及屋面板15mm [GB-50010-2002混
81、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p><p> 2.4.2 縱向鋼筋接頭:</p><p> 柱:采用焊接接頭。 </p><p> 梁:框架梁下部縱筋在柱內接頭,盡量焊接,避免梁柱節(jié)點內鋼筋過密,上部縱筋接頭部位應在梁</p><p> 中部1/3梁長范圍內,宜采用焊接接頭。</p><p><b> 2.
82、4.3 箍筋:</b></p><p> 梁柱箍筋開口處做135°彎鉤,彎鉤的直段長度為10d。</p><p> 嚴格按照標準圖設置梁柱相交節(jié)點處的箍筋。</p><p> 梁柱的箍筋加密區(qū)做法參照標準圖中的三級抗震框架的構造。</p><p> 2.4.4 當梁和柱的一個豎向面重疊時,梁縱向鋼筋應置于柱縱筋的
83、內側。</p><p> 2.4.5 梁柱與填充墻連接的構造</p><p><b> 1.柱內設拉結筋:</b></p><p> 當柱與砌體相連時,應沿柱高間距每500設置2φ6拉筋,拉筋伸入砌體內長度為1000mm,具體構造詳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房屋結構構造》</p><p> 2.填充墻頂與框架梁底應緊
84、密結合。</p><p><b> 2.4.6過梁</b></p><p> 1.門窗洞口上沒有梁通過時設置鋼筋混凝土過梁,梁長度為(洞口寬度+480)。</p><p><b> 2.過梁截面尺寸</b></p><p> 門窗洞口寬度<1500,B×H=240(120)
85、5;60,縱向鋼筋2φ8,分布筋φ6@200</p><p> 門窗洞口寬度>1500,B×H=240×120,縱向鋼筋2φ8,分布筋φ6@200</p><p> 每邊支長度均為300mm。</p><p><b> 2.5施工縫</b></p><p> 2.5.1肋形樓蓋應沿著次梁的方向
86、澆灌混凝土,其施工縫應留在次梁跨中的1/3區(qū)段內;如澆灌平板樓蓋,施工縫應平行于板的短邊。</p><p><b> 2.6 其他</b></p><p> 2.6.1 避雷措施具體做法及要求詳見電施工圖。</p><p> 2.6.2 構件上的所有留洞均應與建筑、水電施工圖配合,核對無誤后方可施工。</p><p&g
87、t; 2.6.3 梁、柱截面尺寸估算</p><p><b> 橫 梁:,</b></p><p><b> 取</b></p><p><b> ,</b></p><p><b> 取</b></p><p><
88、;b> 縱 梁:</b></p><p><b> 取</b></p><p><b> 取</b></p><p><b> 次 梁: </b></p><p><b> 取</b></p><p>
89、;<b> 取</b></p><p> 柱截面尺寸估算該框架結構的抗震等級為三級,其軸壓比限值為[]=0.9[GB-50010-200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各層重力荷載代表值近似取15kN/m2,邊柱及中柱的負荷面積分別為(6.6+8.1)/26/2 m2和(6.6+8.1)/2(6+3.0)/2 m2,可得一層柱截面面積為:</p><p><b>
90、; 邊柱</b></p><p><b> 中柱 </b></p><p> 若取柱子截面為正方形,則邊柱和中柱截面高度分別為358mm和439mm。</p><p> 根據(jù)上述結果,并綜合考慮其它因素,本設計柱截面尺寸取值如下:</p><p> 中柱尺寸400400, 邊柱尺寸400400。&l
91、t;/p><p><b> 第三章 荷載計算</b></p><p> 3.1非上人屋面恒、活荷載</p><p> a. 4厚度SBS防水卷材一道 0.05kN/m2</p><p> b. 40厚擠塑聚苯板
92、 0.25×0.04=0.01kN/m2</p><p> c. 20 厚水泥砂漿找平層 20×0.02=0.4 kN/m2</p><p> d. 1:8加氣混凝土碎料找坡 5.5×0.07=0.0.39kN/m2</p><p>
93、e. 120厚鋼筋混凝土現(xiàn)澆板 25×0.12=3.0kN/m2</p><p> 合計:(不上人屋面恒荷載) 3.85kN/m2</p><p> 不上人屋面恒荷載 3.81 kN/m2</p><p&g
94、t; 不上人屋面活荷載 0.50 kN/m2</p><p><b> 樓面荷載、活載</b></p><p> 除走廊、樓梯、廁所外樓面:</p><p> a.水泥漿一道 20×0.002=0.0
95、4kN/m2</p><p> b.20厚的1:3水泥砂漿結合層 20×0.02=0.40kN/m2</p><p> c.現(xiàn)澆100厚的鋼筋混凝土樓板 25×0.1=2.5kN/m2</p><p> d.10厚地磚
96、 0.01×22=0.22kN/m2</p><p> 合計: 3.16 kN/m2</p><p> 樓面恒荷載 3.16 kN/m2</p><p> 樓面活荷載
97、 2.0 kN/m2</p><p> 樓梯板的荷載計算見第八章樓梯的計算設計。</p><p><b> 走廊、樓梯間樓面:</b></p><p> 恒載 3.64 kN/m2&l
98、t;/p><p> 活載 2.0 kN/m2</p><p><b> 廁所樓面:</b></p><p> 恒載 3.5 kN/m2</p><p&
99、gt; 活載 2.0 kN/m2</p><p><b> 外墻線荷載</b></p><p> 240厚水泥多孔磚 0.240×10=2.4 KN/m2</p><p> 20㎜厚1:1:
100、4混合砂漿 0.020×17=0.34 KN/m2</p><p> 20㎜厚無機隔熱墻體保溫材料 0.010×8=0.16KN/m2</p><p> 10厚1:0.3:4 水泥石灰砂漿 0.01×17=0.17 KN/m2</p><
101、p> 3厚專用界面劑一道 0.003×10=0.03 KN/m2</p><p> 12厚水泥石灰膏砂漿 0.012×17=0.204 KN/m2</p><p> 5厚度水泥石灰膏砂漿 0.005×17=0.085
102、KN/m2</p><p> 面磚貼面 0.78KN/m2</p><p> 面荷載 4.17KN/m2</p><p> 線荷載 4.17
103、×(3.6-0.7)=12.1 KN/m(橫向梁)</p><p> 4.17×(3.6-0.6)=12.5 KN/m(縱向梁)</p><p> 內墻荷載(即梁上線荷載)</p><p> 240厚混凝土空心砌塊 0.240×7.50=1.80 KN/m2</p><p
104、> 12㎜厚1:3水泥砂漿打底 0.012×20.0=0.24 KN/m2</p><p> 8 ㎜厚1:1水泥砂漿結合層 0.008×20.0=0.16KN/m2</p><p> 裝飾裝修荷載 0.48KN/m2&
105、lt;/p><p> 面荷載 2.68KN/m2</p><p> 內墻門 0.84KN/m2</p><p> 洞口荷載折減按具體洞口尺寸進行計算</p><p&g
106、t;<b> 底層外墻自重</b></p><p><b> 1軸A-C</b></p><p> 1軸A-C, 22軸B-D,22軸F-K的墻自重是13.5KN/M;</p><p><b> 1軸C-E</b></p><p> 1軸C-E, 22軸D-F的墻自重
107、是7.04KN/M;</p><p><b> 1軸E-K </b></p><p> 1、22軸E-K的墻自重為12.5KN/M;</p><p><b> A軸1-2</b></p><p> A軸1-2,K軸1-2的墻自重是9.38KN/M;</p><p>&
108、lt;b> A軸2-6</b></p><p> A軸2-6,K軸2-6, K軸10-14的墻自重是8.87KN/M;</p><p><b> A軸6-10</b></p><p> A軸6-10,K軸6-10的墻自重是8.77KN/M;</p><p><b> A軸10-13
109、</b></p><p> A軸10-13的墻自重是9.78KN/M;</p><p><b> A軸13-15 </b></p><p> A軸10-13的墻自重是9.12KN/M;</p><p><b> B軸15-19</b></p><p>
110、B軸15-19的墻自重是6.73KN/M;</p><p><b> B軸19-20</b></p><p> B軸19-20的墻自重是9KN/M;</p><p><b> B軸20-21</b></p><p> B軸20-21,B軸21-22,K軸21-22的墻自重是8.60KN/M.
111、</p><p><b> K軸6-8</b></p><p> K軸6-8的墻自重是8.87KN/M;</p><p><b> K軸8-10</b></p><p> K軸8-10的墻自重是8.67KN/M;</p><p><b> K軸14-15&
112、lt;/b></p><p> K軸14-15的墻自重是9.12KN/M;</p><p><b> K軸15-17</b></p><p> K軸15-17的墻自重是9.81KN/M;</p><p><b> K軸17-19</b></p><p> K軸
113、17-19的墻自重是9.61KN/M;</p><p><b> K軸19-21</b></p><p> K軸17-19的墻自重是8.48KN/M;</p><p><b> 底層內墻自重</b></p><p> 內墻上沒有洞口的自重為2.68 (3.6-0.6)=8.04 KN/M&l
114、t;/p><p><b> C軸1-2</b></p><p> C軸1-2的墻自重為7.12KN/M</p><p><b> C軸2-3</b></p><p> C軸2-3,C軸5-6,C軸6-7,C軸10-11,C軸12-13,C軸13-14, E軸2-3,E軸5-6, E軸6-7,E軸
115、10-11, E軸13-14的墻自重為6.80KN/M</p><p><b> C軸3-4</b></p><p> C、E軸3-4,C、E軸4-5,C、E軸7-8,C、E軸8-9,E軸11-12,E軸12-13的墻自重為5.84KN/M</p><p><b> C軸11-12</b></p&
116、gt;<p> C軸11-12的墻自重為6.0KN/M</p><p><b> C軸14-15</b></p><p> C軸14-15的墻自重為6.20KN/M</p><p><b> D軸19-20</b></p><p> D軸19-20,F(xiàn)軸19-20的墻自重為6
117、.84KN/M</p><p><b> D軸20-21</b></p><p> D軸20-21,D軸21-22,F(xiàn)軸21-22的墻自重為6.70KN/M</p><p><b> F軸14-15</b></p><p> F軸14-15的墻自重為7.05KN/M</p>&
118、lt;p><b> F軸15-17</b></p><p> F軸15-17的墻自重為7.25KN/M</p><p><b> F軸20-21</b></p><p> F軸20-21的墻自重為5.48KN/M</p><p> 縱向墻均為沒有開洞墻,即為2.68 (3.6-0.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寧波某公司廠區(qū)一期綜合樓設計(方案一)【畢業(yè)論文】
- 寧波某公司廠區(qū)一期綜合樓設計【文獻綜述】
- 寧波某公司廠區(qū)一期綜合樓設計【開題報告】
- 寧波江東區(qū)某公司辦公樓設計【開題報告+文獻綜述+畢業(yè)論文】
- 鎮(zhèn)海某公司辦公樓設計【開題報告+文獻綜述+畢業(yè)論文】
- 寧波某高校教學樓設計【開題報告+文獻綜述+畢業(yè)論文】
- 寧波地區(qū)某小學教學樓設計(方案1)【開題報告+文獻綜述+畢業(yè)論文】
- 寧波某中學教學樓設計【開題報告+文獻綜述+畢業(yè)論文】
- 寧波某a型辦公樓設計【開題報告+文獻綜述+畢業(yè)論文】
- 某四層框架辦公樓設計(方案一)【開題報告+文獻綜述+畢業(yè)論文】
- 某五層框架辦公樓設計(方案一)【開題報告+文獻綜述+畢業(yè)論文】
- 寧波某b型辦公樓設計【開題報告+文獻綜述+畢業(yè)論文】
- c市某公司營銷策略設計研究【開題報告+文獻綜述+畢業(yè)論文】
- 寧波市某小區(qū)3#樓設計【開題報告+文獻綜述+畢業(yè)論文】
- 寧波市某小區(qū)5#樓設計【開題報告+文獻綜述+畢業(yè)論文】
- 某中學教學樓設計(方案a)【開題報告+文獻綜述+畢業(yè)論文】
- 長石小學教學綜合樓工程施工組織設計1【開題報告+文獻綜述+畢業(yè)論文】
- 寧波地區(qū)某高級中學教學樓設計(方案1)【開題報告+文獻綜述+畢業(yè)論文】
- 辦公綜合樓畢業(yè)設計(論文)開題報告
- 上海華虹綜合樓一期基坑支護設計摘要.doc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